Select Page

 

访问华中校长陈蔚波女士

时间:2009年1月17日 ;1230pm – 330pm

地点:校长室

校长简介:1964年,毕业于华中高中三。1965年进入南洋大学现语系,半年后转赴英国深造。肄业于Broford大学社会学系。回国后受聘于怡保育才中学, 出任女生训导。一年后升任校长,共廿二年。在2004年来华中掌校前,曾在董总服务近一年。目前在华中,进入第六年。(资料来自华中65周年特刊)

 郑惠民(下称郑):首先谢谢你接受我们的访问。校长,你是华中第十二任校长,2004年来华中之前,你在怡保育才独中服务了22年,育才是百年老校,2008年刚庆祝她的百年校庆。华中明年也将进入70年,还差30年才达到百年树人的教育境界。华中是一间 大型独中,学生2700人。有一座伏龙山,景色优美;还有两位名满全国的校长:严元章博士和白纯瑜校长,一位识才的董事长苏木有先生。五年来,你为华中带来了一些不同的办学理念和特色。比如“爱心教育”,将“节薪制”改为“月薪制”。 请问:五年来你最满意的是什么?最不满意的是什么?

校长心声

校长:最满意的,我想最满意的是看到学生慢慢的成长吧。。。比较不满意的,我觉得是没有办法跟家长, 一大群的家长,比较好的联系吧。可能我们的教育方法和一些想法,家长有时不理解,因为平时比较少机会跟家长接触,只是个别的有接触。虽然我有尝试举办一些讲座,不过,反应都。。该怎么说呢,。。。,别人可能说很不错了,但我总觉得还不够好。几年前我办过一次,主讲的是台湾的,就在对面的海景,那次有上千人,很不错,不过后来办的,是在学校讲堂,大概是两三百人,对我来说,是很不够,很不够的。

华中人文美育

周芳萍博士(下称周):华中五育并重(德智体群美),又以美育闻名。请问校长:如何持续营造华中的人文环保  和美育环境?如何将人文环保美育理念结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?

校长:我想华中有一个传统,是严元章博士留下来的,就是课室布置。这个课室布置到今天我们还是延续,就是每两年来一次课室布置。这是一个总动员,不是像你们刚才看到的,可能是一个班级,或者小部分学生做的。这是一个全民运动哪!就是每一个班级都动起来,所以这个美的教育方面,在目前,一个学生进来,到他完成他的中学学业,他会有三次,三次参与这个课室布置。课室布置就是学生他们,怎样想去美化他们的课室,这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的活动。所以我们的学生,如果你要他们办一些设计和布置, 比如说感恩节,他们很快就能布置出来,不需要我们去告诉他们怎样怎样,而我觉得,以中学生来讲,是有相当水平的东西了。

再加上我们有美术设计班。新春一来,他们就会自动地去做。我们分区域,安排一些地方,比如礼堂,完美楼,还有这里(指行政楼),他们就会去做一些装饰,这个我们说是一个隐形的课程吧,学生自己来看,我们没有特别去教他们,所有学生都会接触到这个隐形的东西,已经形成了一个,一个文化习惯吧!

至于,你讲人文环保方面,几年前有一个“饥饿三十”,我就把它引入校园,让学生去参与。我想这个就是一种人文活动,因为你不仅仅是饿三十小时,你还要拿钱出来,50块,还要有一批干部去策划,这三十个小时怎么过?比如要做什么活动啦,让这些饥饿的学生克服。。。比如情绪不好啦(大家都笑)。我把它搞成每年都办。

:这是配合星洲日报还是自己的?

校长:我是把它引进校园,你知道饥饿三十的活动是星洲日报承办的,是宣明会提倡的。我们引进后,宣明会就放手给我们。当然要遵守他们一些既定的规定,还有主题,比如有一年的主题是教育方面,我们就照着主题去做。他们只是来关心和开会,其他全由我们负责。

我是觉得要进行这种教育,就要有一个持续性,那么就会留在记忆里。

教师经验传承累积

:校长,你有130多位老师,每个老师的背景都不同。老师在这里服务,他们的经验是个人累积的,即使通过培训,也是个人的经验。这些经验对学校来说,也是学校宝贵的经验。

我想请问的是:学校有什们制度,让老师的经验,除了内部分享之外,还能一代一代传下去,不会发生老师一走,经验和教材一起带走,新的老师一来又要从头累积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?

校长:这方面,如果你是说把它很好地记录下来,我们就没有做得很好,其实我们有一个试题库,就是过去学生的考题,不过也只是一部分。每个老师都可以去参考。

至于老师个人的东西,只能叫他们个别去分享,学校没有叫他们把笔记交上来,也没有时间和能力这么做。我想老师也未必有做什么笔记,有的话应该是教材把。。。这方面,我想我们做得不好。。

:老师们有没有什么内部观摩呢?

校长:观摩方面呢,我们一直强调,老师可以的话做一些互相备课。比如我教初一,你也教初一,我们就一起备课, 不过这个在落实方面,我们也碰到很大的困难。因为这几年,学生人数的增长,在请老师方面,我们是碰到困难。我们想做这个,可是老师不够。比如,原本教24堂课,现在教28,29 堂课,都教到这样了, 你还叫他们。。。(校长也苦笑,然后大声说)  这个就是我们独中的一个困境!你提出计划,董事会也赞同,也愿意承担多请老师的费用, 可是没有人哪。。。真的是没有人哪。这样说可能也不好去登,不过这是一个事实呀!

不同背景教师团队的整合

:对,这是一个事实, 别间也有。还有一个问题,也是关于老师的。

独中老师来自不同的背景。早期很多老师是南大的,留台的,也有少数是留外的, 本地的。现在比较不同,老师主要有留台的,留华的,本地的,外国的,南大的已经快走进历史了。这些老师的教育背景和成长背景都不同,我想请问的是:作为一个校长,你如何将130多位不同背景的老师整合起来,领导他们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?

校长:其实要整合,也真的不容易哪。不过我想说,我们有一个制度,比如说数学有数学组, 科学有科学组,我们就透过这些组,使老师近距离的接触,比如开会,讨论, 让他了解和知道怎样去施行,去达到教学的目标。

总的方面呢, 我每年有举办一个Team Building (团队融合)的活动,让老师集合一个地方,比如来一个三天两夜, 上一些课程,也玩一些游戏,使他们可以在活动中互相进一步认识,了解,进而进一步融合。

我们也有一个联谊会,比如中秋赏节, 来一个月光会, 我们就请老师和他们的孩子, 家人来一起欢聚, 但是没有说非来不可。但是活动不容易搞成, 可能老师太忙了。

:上课上到几点呢?

校长:1点50十分。不过有时有 下午班,像理科班, 有实验啦。

独中资源共享

:校长, 如果附近的小型独中,希望分享贵校的教学, 图书等资源, 你可以接受吗? 有什么顾虑吗 

校长(笑着说):当然可以接受嘛!有什么好顾虑的。我都一直觉得独中应该是互相支援的。这么多时候来,有独中提出什么,我都很真诚的(答应),其实我很多时候, 办什么东西,我都邀请他们来, 但是有时也不那么容易, 因为他们也有他们的忙;我们是很欢迎任何独中, 如果我们有什么东西可以OFFER的话。

考试双轨制

:我想了解一下, 华中对独中考试双轨制的意见,和施行的情况?

校长:其实,不能说我们有双轨制, 我们没有双轨制。如果说有双轨制,就是说,我们要准备两个考试,准备两个课程,是吗? 而我们没有。但是我们有给学生做一些安排, 如果他要考。比如他要考PMR , SPM  我们替他安排,但是基本上没有给他补习,只是他做Project时, 给他指点一下, 没有特别安排。

但是有一个规定, 比如他要考PMR , 那他马来文至少要50分。因为我认为达不到这个要求, 还去考什么?后来规定如果他的Project 没有照时间做, 也不鼓励他去考, 因为这些学生本身都没有意愿参加,当然这样做会引起少部分家长的不理解和矛盾。。

:是的, 其实很多是家长的意愿, 他们希望孩子拿多一张文凭,不了解背后要付出很多的代价。这个问题困扰着独中, 因为中马, 北马的独中有不同情况,有不同意见和不同做法,所以我们多争取一些意见。

爱心教育

:校长, 你可以介绍一下你在华中实施的“ 爱心教育”吗?

校长我觉得如果我们要教育一个学生, 而不从爱学生出发, 那你怎么去教?我看到有些老师教学生, 还用暴力, 用藤鞭, 我想学生,尤其是到了中学,还这样做,会适得其反。你不但不能教育好他, 还会让他心中生更多的怨和恨, 对吗? 教育不是靠藤鞭, 靠打呀, 骂呀来完成的。就像父母对孩子一样, 如果乱打, 乱骂, 孩子也会同样出状况的嘛。

如果每个老师都从爱出发,我看就不会打骂学生了。学生不交学业,一定有原因的嘛,我们做教育的, 是不是一定要去找出它的原因,就如有些孩子有家庭的问题。

:对。 不过作为一间学校,来的学生很多,有好的, 差的, 素质良莠不齐,对于那些差的学生,如果只有爱, 没有训, 那么会不会怕他影响了其他好的学生?因为学好三年,学坏三天呀!这方面, 华中有什么具体的做法?

校长:这就要看老师的专业了。如果这个老师有专业, 那他一定知道,怎么样在一个班级里, 去经营这个班,不是让坏的去影响好的, 而是让好的去影响坏的。

郑:你们有辅导处吗?

校长:有的。但是我们辅导处是主要是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,不是这种每天都发生的问题。迟到呀, 穿拖鞋呀。其实,这些小小的东西, 只要老师好好的持续去关照一下,就可以了。今天你做不到,那几时做得到? 明天没做到, 那后天做得到吗?我给你时间,我给你耐心。。。

郑:那有扣分吗?扣了分再把它公布在布告栏上。结果东扣一分,西扣一分,最后变成品行不及格,变成留学问题?

校长:我了解目前学校还有实行扣分的,不过,我相信老师不至于抓一次,就扣多少分吧,因为这样就不是教育了, 这是机器在操作了。有没有教育到他们, 没有啊。

至于提到公布名字, 那公布了,学生会改吗? 我觉得教育你要考虑的是,你的种种措施,是不是能够使他改变?如果不能的话,你干吗要去增加彼此关系的紧张呢?结果学生可能黑名单出现太多,变成麻木了。

教师评估问题

:刚才也有同董事谈过独中的问题,除了硬体之外, 还有老师和学生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,但是,不管怎样的理念,都是通过老师和校长去落实的。所以我们谈到老师的培训问题, 福利问题,要使老师没有后顾之忧,不但没有后顾之忧, 还有向前冲之势。另一方面,我想提出老师的评估问题,我想这和老师培训和福利,应该是一个配套。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。不要说是教育界, 即使在企业界,平时都没有评估, 忽然有一天请一个顾问来,整天来查我的记录,查我的工作,我也会觉得心里不平衡。

但是从现在管理来说,又不得不做,所以,在教育这一块, 我想请问校长, 华中在提高老师福利的同时,在评估方面, 有没有采用一些绩效制,效果如何?或者有什么规划?

校长:关于老师的评估, 我们还没有(这样做),因为我觉得我们的条件还不足够。因为你要评估老师,怎样评估, 你就要有一个, 怎么说,一个非常客观的标准,而客观的标准,在我们的现况,我们的教育, 在家长来说,在社会来说, 他们常常想到,教育就是成绩要好, 对不对?要拿多少个A, 至于那些没有拿A的, 我们往往没有去关注。那么, 在这个成绩方面, 你要不要去评估, 基本上是要的。但是你要怎样做? OK, 大家当老师的人都知道, 你来的学生,比如全部7个A 的, 还有全部7个E 的,我可能是一个优秀的老师,我可以使E的学生慢慢进步, 开始学习得好, 但是没有办法使他变成A 的学生,因为我需要时间, 不是一天半天可以做到的。这就是困难的地方。如果处理不好,老师就会。。我想老师也是人啦, 如果我们把老师当作圣人, 这样, 我看校长要去撞墙了(大家都笑)。

老师也是人, 人嘛,自然有人的想望和一般人的想法。比如教务处在编工作时, 他可能来说:请你不要安排我教这一斑,没有评估都有这样子,那你评估,(不是更严重吗?)而且, 评估不看成绩行吗?自然要看成绩, 不然就违反自然, 因为成绩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嘛。还有, 人(学生)的改变往往不是马上就看到的, 他内心的过程,有时要一段时间才应验的, 要不然我们就不会说百年树人了嘛。中国那种评估, 是看老师发表什么文章,我们这里就比较困难,。。。所以我想如果条件不足够,就去这样做(评估), 可能会产生反效果。当然没有评估, 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,不过我衡量一下,宁可暂时不要评估。

:这个问题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, 谈出来交流一下,是很好的, 没有绝对的对和错。

电脑资讯教育,E化教育, 英语教学

:目前独中都十分注重电脑资讯教育。 我想请问一下, 贵校电脑资讯教育和网络教育方面的情况怎样?

校长:我们肯定是要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的,但是很多问题是要慢慢克服的。比如多媒体教学,老师有用,但是课室不够用,60多斑 ,而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在每间课室按装这个。

至于E 化课室, 问题在于学生家里未必有电脑。我们的电脑室也没有办法应付学生的需求。个别老师有把科目放上网, 让学生去看, 在网上对谈, 但是还没有全面推广。再加上有部分老师对电脑的掌握还不足, 这些都是问题, 有待克服。

:那么, 关于英语教学中心方面呢?

 校长:我们是利用多媒体课室来进行英语教学,没有特设英语视听实验室

华中网站

:我看华中的网站十分出色, 请问是外包呢, 还是学校自己办的?有学生参与吗?

校长:是我们的一位老师负责的,因为学校的资讯,老师掌握得比较快, 当然可能他也有叫一些学生帮忙, 但主要还是老师负责。

统考成绩

:华中今年的统考成绩十分出色, 我想问校长, 有什么秘笈可以公开吗?

校长(十分谦虚地说):会吗? 不会啦, 正常水准罢了。

教师专业资格

:政府要求私人学校到2010年时,具备专业资格老师要达到至少50巴仙,请问华中在这方面情况怎样, 有没有一些方案?

校长:华中有受过师资专业训练的也比较低, 大概30巴仙这样子。其实 我们是希望大部分老师都有专业资格。 今年5月份, 我们就有一个教育学位课程。我是通过南方学院的。我去上海华东大学, 他们的教授可以来, 我也会问周边的独中, 看看他们要不要参加这个课程。

三语教学比重

:独中是华校, 一路来要学三种语文。 华语是母语, 英文是第二语文, 马来文是国语。现在有一个潮流是强调英语学习, 没有听到关于华语怎样的。现在有些独中的华语比起早期可能退步了。其实, 中学的语文学习只是一个阶段, 该学好的就要学好。我的问题是:你对于独中的三语学习的比重问题, 看法怎样?

校长:我想主次问题要抓好。既然来华校,来接受华文教育, 那华文就是他的 主要的媒介。如果他首先不能学好这个媒介, 那他怎么去学好其他的知识。你看有很多成绩比较低落的同学, 原因不外乎他没有掌握好主要的媒介工具,因而影响了学习。

至于马来文, 是国语, 一定要学, 这是需要。英文呢, 是国际语文, 也必须学, 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。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学生, 三种语文都好, 那就要有条件的,要时间, 不像知识, 昨天你不懂, 今天我教你, 你就懂了。但是如果你的英文今天是一年级, 我怎样教你, 还是一年级,因为学习英文是要时间的。还有, 学英文也要一个环境。死读死记,没有环境, 一下子就会忘记。

在独中学习语文,还有一个学习重点和时间分配的问题。英文固然重要,中学只是一个过程。 我们提供他一个机会, 教他基本的东西, 打好基础, 那一旦有了一个环境, 比如去澳州, 一段时期,马上很快就可以掌握了。最重要的是学到知识, 语文只是一种媒介工具。

经典教育班

:校长, 我们知道你在华中推行经典教育斑, 可以介绍一下办的原因, 目的和效果吗?

校长:我们有为素质比较低的学生开辅导班, 按照他们的水准, 调整教学,但是我发现效果不大, 学生还是跟不上来,基本上还是不能解决他的程度低落问题和心理问题。

过后, 我们就听了王财贵博士讲了儿童读经的问题,过后就成立经典教育班。我们给小孩子读一些经典的书, 好像弟子规,论语什么的。 小孩子记忆力很强,那么这些孩子慢慢长大以后, 他的文化这方面, 就很扎实。开始可能他不了解意思, 不过慢慢的就会明白, 同时语言能力也会进步。

为什么叫经典? 经典就是有留传价值的东西嘛。像孔子的经书, 贝多芬的音乐。

黄德胜(下称黄):学校安排这些学生读经典斑, 家长方面的反应怎样?

校长:家长方面, 好, 我们就召集家长开会, 向他们说读经的好处。同时我们向家长解释我们的困境,这样的做法不敢说是一百巴仙, 但是至少是一个尝试, 可能比以前的办法(辅导班), 效果比较好。我们多少年来一直没有办法解决这种学生的学习问题, 不只我们, 其他独中也面对这种问题, 包括国中。这些学生,有很多问题, 有学习和心理障碍,有的是好习惯没有养成,有的 已经厌学了, 来到(学校), 等于是半个文盲。要教好这些学生, 并不那么简单, 因为他们几乎是放弃了。

所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, 基础班那一年, 我们不要给他任何压力。我们做一些心理建设, 让他先喜欢来学校,让他读简单的, 就是先背诵,比如弟子规, 圣人训, 每天这样读, 一方面,这样读会有它的作用的。因为这类的孩子多数会有精神涣散的,不能集中精神, 或者集中不久。这样读, 就能够使他比较集中, 不管他有时故意大声小声。那么通过慢慢的这样训练,就会看到好的变化。 当然我们也要告诉家长, 不要以为我们有什么神功,要面对现实。 当孩子样样不行的时候, 你只能先抓重点。

比如语文方面,我们就首先注重华文, 加强教他华文。 英文, 马来文, 就放轻松来教。 那至少你华文OK , 好过你什么都没有。这个班今年已经到了初三,  虽然还有程度问题, 但是我看到的是, 至少纪律方面已经进步了很多, 老师也不需要面对太多的压力。

我认为教育本来就是。。 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做科学家嘛, 最重要的是成人,做个有良知的人。还有, 再过几年他成长的时候, 他就更有智慧, 就会克服学习障碍。是吗? 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自修, 因为他成熟了嘛。

:校长,华中提供一个机会让这些学生学习和成长,但是毕竟这些学生是少数, 大多数的学生是常态的, 这些学生是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。 我的问题是:这些特殊的学生会不会感受到其他大部分学生的压力?

校长:开始时是会的, 慢慢的就不会了。因为, 怎么说呢?老师有做一些心理建设, 他们不但不会自卑, 反而自信。他会去看三国演义, 其他人反而不去看。

:有特别安排老师去照顾这些学生吗? 这些老师又经过特别训练吗?

校长:有, 至少有几个老师。不过也没有经过什么训练, 最主要的是要有爱心。

(接着, 大家谈起独中马来文学习的问题,独中华文的水准问题,为什么“生平无大志, 只求六十分”演变成“生平无大志, 只求五十分”。 无限感概, 无可奈何。)

理科课本

:想问校长, 华中的理科采用英文本还是华文本?

校长:华文本。因为最重要的是课本里的知识,语文只是一个媒介工具。

黄明志个案看法

:最近, 黄明志事件闹得风风雨雨, 请问校长的看法怎样?

校长:我是觉得那个,第一次那个国歌事件, 我是觉得虽然稍微过分一点,不过是一种表达,是对国家政策不平等的一种表达, 我觉得他还是勇气可嘉。不过,后来他用这样的方式去讥讽自己的老师, 我是觉得他不厚道,觉得 太嚣张。变成了他以为他有了这个。。。, 我是不会赞同他这样做法。你又是从这个学校出来, 是不是要厚道一点。即使老师不对, 你可以去反映一下, 你这样做法, 就是打击母校, 打击独中。

:会不会他是一种叛逆行为?

校长:你不管怎样叛逆, 你都要负责任嘛! 你已经不是十五六岁了, 必须要有分寸嘛!

(开玩笑说):校长, 那你的爱心教育, 黄明志个案, 是一个例外吧!(众笑)

校长(笑着说):我的爱心教育是有原则的!

华中的礼仪教育

:从前我们看到老师, 是毕恭毕敬的。 现在的学生个性比较张扬, 对老师的态度或许比较不会那么尊敬。请问华中在培养学生的好态度和礼仪方面有什么做法?

校长:我们现在推动弟子规, 每天早上都播, 有时老师也解释一下内容。如果你看到好一些学生对我鞠躬,我没有叫他们向我鞠躬, 其实这些礼仪, 就是一种教育,潜移默化, 你跟他回礼, 这就是一种沟通嘛!

今后最大挑战

:有一句形容词:老大难。华中是一间大型独中, 两千七百多人, 即将超过三千人, 规模大有规模大的困难, 比如生态环境不同, 老师的压力也大。都说教育是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然而百年树人,开个玩笑,“树人”,那不是变成了“植物人”了?所以,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,在某个意义上,这更进一步远比第一步更难,因为老大难。作为一间拥有2千多名学生,经历70年风雨历史的大型独中的校长,你认为今后五年,十年,华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
校长(慎重考虑一下说):还是师资罗。至于规模, 当然基本上我希望不要太多的学生, 因为你要有足够的空间给学生。因为空间小了, 他生长的机会就比较小了。而师资的问题才是一个根本的问题。

招生制度

:校长, 可以谈谈华中招生的制度吗?

校长:我们是采用编班制, 先来先得, 基本上没有淘汰制。因为我们的董事都有这样的一个观念,华中是一间社区独中, 这个地区不是很大。如果采取淘汰制, 家长就比较难以交待, 小地方感情因素比较大,而且怎样淘汰, 就是差的学生出去罗, 这样我们的教育就变成什么样了?站在教育的立场也不是很对, 是吗?

:请问校长, 你们的学生考试进来后, 学校有没有按照成绩编班?

校长:以前是比较明显, 我是尽量给它常态。但是略微照顾教学的需要, 我们分成几个组合, 然后组合里面就实施常态制。我要强调的是, 最终学生要慢慢的自主学习。所以基本上我是不同意学生照成绩来分的。

自主学习

:校长, 你提到学生自主学习, 这是很重要的 一个观念。巴生兴华独中郑瑞玉校长最近宣布,兴华今年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。请问你的看法怎样?

校长:自主学习, 就是不要传统的填鸭式的学习。我们一路来的教育模式, 就是一直灌, 一直填,拼命塞, 越多越好。学生习惯了这种模式, 就不思考。一切为了考试而学习。

自主学习, 就是做到, 你可以不用补习, 现在的补习程度, 可以说十分恐怖。

:吉隆坡有些独中入学考试, 都补,如何看待这种现象?

校长:华中的情况,目前比较少。我把入学试的成绩换成ABC, 这样或许可以减少这个问题吧。

独中校长不是人做的?

:校长, 有一位独中校长说:独中校长不是人做的。你担任校长二十多年, 把一生最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独中,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受吗?

校长(表情开始有所感触, 后来坚毅地说):一句话, 无怨无悔

校长心声

如果时光倒流的话, 校长, 你还会选择这条路吗?

校长(语气坚定地说) 我想我会吧!

:我们来到华中, 看到伏龙山, 了解到华中有一个苏木有董事长, 两位名校长,严元章博士和白纯瑜校长 ,还有后来的几位校长都能够按照同样的理念办学, 董事们都非常尊敬他们。

我要问的是:在前人的大树影子底下,在他们的光辉下,校长你, 有面对什么样的压力吗?

校长:压力吗,我倒觉得严校长留下了很多传统, 我在这种传统之下办学, 反而觉得比较轻松。如果要说有压力, 那就是我没有办法跟他们比美了。但是, 他的这个传统, 至少我没有乖离它。

访谈看法

:最后请你对我们这次访问你,还有像 这样的做法,提出你的看法, 以及批评指教。

校长:我想我应该说的, 就是我十分敬佩。你们化这样的时间出来, 不是简单的,可见你们抱着一种想法, 希望独中办得更好, 也是一种信心。这样,批评我哪里敢, 我应该表示我的敬意。

:谢谢! 这样让我们结束这次的访问。

330PM .访谈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。